這是一場音樂與舞蹈的盛宴
感受呼吸 聆聽心跳
每一步 要輕靈優雅
每一曲 都動人心弦
探戈 是每一刻的瞬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場音樂與舞蹈的盛宴
感受呼吸 聆聽心跳
每一步 要輕靈優雅
每一曲 都動人心弦
探戈 是每一刻的瞬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04.21
為什麼台灣教育資源明明很好,高學歷的人也不少,但我們在科技、創新,甚至思維層次上,卻總是被歐美甩在後面?
答案其實很殘酷—因為我們的教育體系,篩選出來的,多是「擅長照規矩走、擅長考試」的人。很會讀書,背誦、解題、刷題樣樣行;但學的東西,多半只是為了考試。目的是「答對」,不是「理解」。這樣的系統造就了「平均下限高,但上限被壓死」的現象。
這個社會不鼓勵原創,最厲害的產業,叫做「代工」。
我自己雖然也是學業成績的受惠者,有幸讀了幾間還可以講出名字的學校,但我的思維方式,從小就叛逆、不合群。也正因為這樣,我對「比賽」這件事,始終跟主流不太一樣。
不是都說探戈是自由的、即興的、情感的、不可複製的?
那為什麼又要把它放進比賽系統,繼續上場考試?
只要是比賽,就一定會有標準、有規則、有篩選機制。於是跳得「像比賽裡會贏的樣子」,就變成很多人學舞的唯一目標。不自覺地,這些曾經靠考試脫穎而出的人們,又把那一套「考高分」的生存邏輯,搬進了探戈的墊堂。開始追求形式正確、路線精準……
我們來學探戈,是為了考過、測驗?還是來真正去理解感受、去擁抱真實,沉浸在探戈的音樂與文化?
真正的探戈,不該是考試,而是對話;不該是模仿,而是理解;不該是刷舞步,而是走心的即興。
比賽不是原罪,但如果我們一直跳得像在準備比賽,那探戈裡最美的東西,可能早已被訓練的規則慢慢磨平了。
我始終相信:我們不是為了拿第一名而來跳探戈。而是用「心」,去舞出每一支從沒被跳過的探戈。
如果大家都能用對比賽那樣重視的虔誠,來面對每一支舞、對待每一個共舞的人,那麼,只要你還在探戈的路上,並願意持續前進,…
「你,就是我這支舞裡,唯一的第一。」
—
附註:
有一位我從疫情時期開始關注的阿根廷年輕女舞者,上課學習、演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各個教室、舞會演出等持續出現。短短五年,一路從小女生變成很厲害的女舞者。我原本還考慮著要不要趁她還沒拿名次、還沒大成名之前,趕快找她來教課……結果她就在剛剛,拿了今年的國家盃。
我心想,喔,那不是理所當然嗎?
她一直在前進啊。
#舞蹈日常
Tango Terminology: español - english - chinese
This tango terminology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pies or translated articles on the Internet. Mr. Felipe tends to write only what he really knows and those he is able to teach.
探戈專有名詞:西-英-中
探戈專有名詞解釋不同於仿間其它copy來翻譯去的文,Felipe老師傾向只寫自己真的會並且有在教的東西為主。